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7335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5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50例经血清学检测确诊CMV感染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支气管肺炎24例(48%),高胆红素血症20例(40%),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6例(32%),所有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GCV)治疗,支气管肺炎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2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8例,未愈7例。结论 婴儿CMV感染以支气管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多见,血清特异性CMVIgM抗体阳性为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CMV婴儿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CMV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其感染时能引起多系统病变,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原学诊断。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早期做出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50例CMV感染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均符合《祝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1]。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21个月;1~3个月15例,>3~6个月22例,>6~12个月9例,>12~21个月4例。农村患儿44例,城市患儿6例。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者共36例。平均院前病程6 d(1~19 d),平均住院时间12 d(7~17 d)。

    1.2 临床资料 支气管肺炎24例,表现发热15例(多持续2~3 d),均有咳嗽, 22例伴有喘息,听诊湿性啰音4例,湿性啰音伴哮鸣音13例,干性啰音7例,其中合并心力衰竭3例,X线胸片检查表现为斑片状阴影13例,纹理增重、走行紊乱8例,合并肺气肿和(或)过度通气3例。高胆红素血症20例,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9例,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7例,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1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及皮肤黄染,脾肿大8例,陶土样大便4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6例,表现为抽搐5例,生长发育迟缓3例,不能视物1例,头颅CT显示硬脑膜下积液9例,缺氧性改变5例,脑电图中度异常痫性放电3例。
, 百拇医药
    1.3 血清CMV感染标记物检测方法 抗TORCH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酶免疫捕获法技术检测血CMVIgM和CMVIgG抗体。

    1.4 治疗和转归 所有患儿均予静脉输注更昔洛韦(GCV,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抗病毒治疗,是广谱抗DNA病毒药物,对病毒的DNA聚合酶表现出更高的亲和力并渗入病毒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抑制DNA合成。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分为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诱导期每天10 mg/kg,分2次,每12 h 1次,给药浓度<10 mg/ml,给药时间不小于1 h,连用2周后进入维持期治疗,每天5 mg/kg,同时辅以保肝、氧疗、雾化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支气管肺炎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2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8例,7例尚未好转自动出院。

    2 讨论

    CMV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婴儿因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成为最大的易感人群。儿童CMV感染的靶器官与宿主年龄密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各种先天畸形仅见于先天宫内感染的胎儿。婴幼儿感染以肝炎、肺炎多见,而较大的儿童可为无症状。近年来由CMV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 http://www.100md.com
    CMV感染多发生于肿瘤、艾滋病、器官移植后或其他接受免疫抑剂治疗的患者,说明免疫功能受损是CMV感染的发病基础。与文献报道一致[2],本研究患儿是以<6个月的婴儿为主(74%),主要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CMV一旦侵入人体,将长期或终身存在体内,在绝大多数免疫正常个体,长呈无症状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胎儿和幼小婴儿可出现明显病症,且可表现为多器官同时受累。本组资料1~3个月15例(30%),>3~6个月22例(44%),,>6~12个月9例(18%),>12~21个月4例(8%),表明本组婴幼儿CMV感染绝大多数为围产期感染和生后感染,临床表现为支气管肺炎24例(48%),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损害20例(40%),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6例(32%)。

    获得性感染多由于与CMV感染者密切接触而造成,母乳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本研究资料中,母乳和混合喂养者占到72%,提示通过乳汁的母婴传播可能仍为后天CMV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但因条件有限,本研究中未能检测患儿母亲的乳汁CMVDNA。Stagno等[3]报道,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更容易感染CMV。国外学者用PCR方法检测母乳中CMVDNA,证实发生传播的母亲乳汁中CMV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发生传播者。国内也有报道乳汁CMVDNA阳性母亲喂养的婴血或尿中CMV阳性率较乳汁CMVDNA阴性喂养者阳性率高[4]。另外,本研究资料中多数患者为农村患儿44例(88%),城镇患儿6例(12%),表明农村婴儿CMV感染明显多于城镇,证实CMV发病还与卫生、营养和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 百拇医药
    CMV感染的诊断:目前CMV感染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有病毒分离、CMV抗原血症、聚合酶链反应(PCR)或DNA杂交技术检测CMVDNA以及血清学CMV抗体检测。病毒分离是诊断CMV感染的金标准,但费时费力,阳性率低。本院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技术检测血CMV特异性抗体,即CMVIgM和CMVIgG。一般而言,CMVIgM抗体阳性表明CMV活动性或近期感染;CMVIgG抗体阳性仅表明CMV

    感染[5]。本研究50例患儿CMVIgM全部阳性,其中32例CMVIgM和CMVIgG均阳性,同时均具备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可确诊为CMV感染。本法为CMV感染的定性筛查实验,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值得推广。

    CMV感染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抗病毒药物为GCV,为无环鸟苷的衍生物之一,具有极强的抗病毒活性,不仅竞争性抑制CMVDNA聚合酶,而且可以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复制。GCV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浓度比正常细胞高40100倍,对正常细胞DNA聚合酶的亲和力比病毒感染细胞低10~60倍,所以GCV基本上不影响宿主正常细胞的功能[6]。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化,在确诊之前,常规治疗疗效不明显,经酶联免疫捕获法技术确诊后,本研究50例患儿全部给予GCV治疗,结果支气管肺炎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2例;高胆红素血症治愈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治愈1例好转8例,未愈7例。(注:以上未愈的是转院或放弃治疗)。本研究资料表明GCV治疗婴儿CMV感染具有疗效肯定、作用迅速、安全性好的特点,可作为婴儿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 http://www.100md.com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6821.

    [2] 赵武,刘欣,陈兰举,等.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4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26327.

    [3] StagnoS ReynoldsDW,Pass RF, et al B reast miIk and the riskof cytom egalovirus in fection.N Engl Jmed,1980,302(19):10731076.

    [4] 宫航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首都医药,2006,5:4142.

    [5] 方峰.董永绥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1.

    [6] 孙梅,毛志芹,袁壮.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62463., http://www.100md.com(钱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