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4期
编号:11717542
五水头孢唑林钠与药物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4期
     发热(fever)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它是内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症状。一般而言,当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和37.6℃,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称为发热。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低热37.3℃~38℃(99.1F~100.4F);中等热38.1℃~39℃(100.6F~102.2F);高热39.1℃~41℃(102.4~105.8F);超高热41℃(105.8F)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100.4F~102.0F),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1 发热的病因与病理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以及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1.1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