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4期
编号:11667424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血压的改变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血压的改变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血压的改变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可用于硬膜外、腰麻等局部麻醉,临床应用广泛。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住院病例中老年患者的比重近几年愈见增多,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退变,循环系统的代偿调节能力下降,当体位改变或麻醉引起回心血量下降时,易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严重的循环抑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择期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40例,看龄60~80岁,男17,女23。ASAⅠ~Ⅲ级。体质量48~79 kg,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2组:硬膜外组(E组)、腰麻组(S组),每组20例。纳入标准:无心、肺、肝、肾、内分泌及脊柱等严重疾病。排除标准:脑血管意外病史者、术前HCT2-3间隙穿刺,头向置管4 cm,注入0.75%罗哌卡因3 ml,观察5 min无脊麻现象出现后追加0.75%罗哌卡因7 ml;S组患肢在上取L2-3间隙穿刺,以1 ml/s速度注入0.75%罗哌卡因1.3 ml,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备用。平面固定后测试麻醉平面,平面高于T10或低于L1者、S组中手术时间>3 h需追加局麻药者从观察中剔除。若平面高于L1低于T10仍有疼痛不适者给予杜菲2 ml。术中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ABP。记录首次注药前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45 min(T6)、1 h(T7)、1.5 h(T8)、术毕(T9)、术后30 min(T10)MAP和HR值。当MAP低于基础值(T0)30%或收缩压低于90 mm Hg时视为低血压,静脉推注麻黄素0.12 mg/kg,仍低则改多巴胺20 μg/kg/min。术中根据血常规结果HCT低于0.26给予输血,失血量>0.01 mg/kg者从观察中剔除。
, 百拇医药
    1.2 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ASv9.0统计软件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见表1;两组间患者术中液体入量、出血量、尿量、术中麻黄素和多巴胺的例数及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两组血压的变化比较,见表3。

    3 讨论

    本文严格控制入选病例的标准,硬膜外和腰麻病例各采用统一注药方式及用量,麻醉阻滞的范围及阻滞的质量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硬膜外和腰麻阻滞后由于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加之血液淤滞于周围血管系统,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引起血压下降,且老年人由于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因动脉硬化,对循环血容量降低的代偿能力差,因而下降的幅度较大。E组与S组比较,血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的时间不同:E组T0与T3有显著性差异;S组T0与T1有显著性差异。出现的原因与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长,腰麻阻滞起效快有关。本文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阻滞节段相似的情况下,血压下降的幅度硬膜外阻滞与腰麻阻滞相似(即E组T3与S组T1比较P>0.05)。

    本临床研究对病例的选择及麻醉的操作方法加以严格的控制,麻醉的质量经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双重认定,手术本身对循环的影响也因对手术的严格选择而减小,因而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研究的时间不长,病例数量相对较少,研究结果的偏差也较大,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资料加以总结。, 百拇医药(刘 新 崔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