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21220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早期发现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早期发现

     【摘要】 目的 通过对56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 56例患者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及早发现、干预组(甲)40例,死亡6例,死亡率15%,未及早发现、干预组(乙)16例,死亡数14例,死亡率87.5%。结论 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预测心血管事件。

    【关键词】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现; 快速肌钙蛋白T/cTn;心血管事件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危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疼痛部位不典型,即疼痛部位不在心前区而在放射部位;二是无明显的疼痛表现,可主要为其他的症状或主诉为首发症状就诊。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心电不稳定,65%死亡患者发生在发病后0.5 h~1 h内,绝大部分死亡于心室纤颤引起的心脏骤停。所以快速识别高危个体、准确地诊断、积极地血运重建是降低该类患者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的关键。

    笔者就在急诊科工作5年所遇到的56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大多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各异,其中大部分患者经过密切监护观察、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引导至今仍健在,而有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正确诊断、治疗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