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7
编号:13616093
论“益髓醒神”针刺方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理论内涵(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7
     3.2 “脏腑、经络辨证”与“益髓醒神” 人类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五脏,又称为五脏神,即通过五脏所主和五脏间阴阳五行相互制化调节,形成人体精神活动;神乃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五神脏”以脑为中心[24]。《素问·五脏生成》中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之海,五脏六腑之精气均上充于脑,神又寄存于脑,脑神为心神所统帅,心脑共主神明。从脏腑辨证论,认为语言与心、脑、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经络循行论,经络为脑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输送精髓充实于脑,传达脑神到四肢百骸;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经入于心中;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督脉之别络与足少阴肾经并行而贯脊属肾,之上头络脑,项后挟脊复络于肾;足少阴肾经过督脉上行充于脑,则脑有所用;肾主骨生髓,与精、髓发生联系[25]。“益髓醒神”針刺方中的通里、悬钟组穴符合上下配穴、脏腑配穴的原则,并结合局部循经取穴,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真正将“益髓醒神”法渗透于方案中。

    3.2 “标本同治”与“益髓醒神” 肾为先天之本,脏腑之精皆藏于肾,《素问》:“肾主水,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连舌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