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58161
宜赏宜藏更养身古香古色助养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1年第10期
     明代至今,红木家具走过了近六百年的历程,古朴、典雅、简约的悠悠神韵让不少人为之倾心,在它身上,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并存,实用和收藏相得益彰,其健康和无化学污染的特点更是让人心甘情愿为它一掷千金。

    与冯锡华老先生相约在一个“秋老虎”肆虐的午后,通过之前与他数次的电话交流,早已得知冯老先生是一位资深的红木痴迷者,喜欢木工活的他十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红木家具及装饰品,家里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他的心爱之物。

    藏出一屋古韵风情

    “所谓‘红木’,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红木主要包括五属八类,分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力木属;八类则是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其中以紫檀、黄花梨、红酸枝为优。我坐着的这把椅子就是黄花梨的。”现年61岁的冯老先生轻轻地用手摩擦着黄花梨木椅的扶手,眼里满含着温柔。

    其实,年轻时的冯老先生就迷恋上了红木典雅而美观、极富古典檀韵的风情,但直到十多年前,他才渐渐开始了收藏生涯,当年的红木价格远不如现在这样昂贵得令人望而却步,几万到十多万一套的不等,贵的也不过几十万、上百万,而如今他所收藏的部分红木家具的市场价格早已在当时的购买价上翻了三倍。他说,因为过度砍伐,海南成材的黄花梨已经绝种,东南亚和印度等其它区域的红木也日渐稀少,而且红木生长周期极为缓慢,成材树木至少要四五百年,有的甚至在千年以上,成材率也十分低,所以其附加价值极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