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09732
身随心动,舞也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1年第1期
     翠袖翩跹,轻捻兰花,半目微闭,仿佛这就是云间飞天。2010年11月6日上午,中国蒲江第五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一位来自台湾的舞者和她的团队表演的敦煌养生能量舞,令人惊羡,原来中国古老的敦煌舞蹈经过养生学、经脉导引的改造,可以做到既有美感,又有养生效果。

    台上领舞的李容蓉,是敦煌能量舞蹈的创始人,也是敦煌能量艺术研究学会艺术总监。从台北到中国内陆小城蒲江,长长的旅途,密集的表演、演讲,各种交流、应酬,李容蓉带着台湾人特有的温婉,精神头一直很足。晚上,笔者终于在另外一场小型演出后找到机会约访李容蓉,这才知道她已经年近花甲。

    从医务工作岗位退休下来,李容蓉有更多的时间联系、研究自己喜欢的敦煌舞蹈。长期医务工作的背景,使她发现这个她坚持了二十年的爱好在活动人体关节上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随后的一次机缘巧合,李容蓉认识了台湾经脉传人赖郁芬,结合能量导引理念,李容蓉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美感、能量相互勾连的养生舞蹈。

    敦煌养生舞韵在台北的城市社区中已经有很好的接受基础,因为舞韵不仅有养生的功效,更有难得的东方美感。而在敦煌养生舞韵在白领阶层中受到的欢迎,使李容蓉考虑花更多的精力走进年轻白领聚集的社区或办公区。

    养生杂志:李老师,我觉得敦煌养生舞韵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舞韵,而不是舞蹈什么的?

    李容蓉:常见的说法是舞蹈,但敦煌养生舞韵强调这不是简单的“蹈”,而是一种“韵”。差别就在于,韵讲的是一种源于内在的“气”、发于“心”的从内向外的体系,不是简单的从肢体训练的角度去锻炼身体。

    敦煌养生舞韵的“韵”,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和彩绘中菩萨庄严自在的神韵、飞天轻盈飘逸的风采。每一组动作都以美的形式,贯通肢体的外在动作,其起始和收尾都在于心,希望通过正思善念,洗涤心灵,舒展筋骨,通筋畅脉,愉悦情神,达到养生的功效。

    养生杂志:敦煌养生舞韵让人大开眼界,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将敦煌舞蹈的美和养生结合在一起的?

    李容蓉:我做了一辈子的医务工作,也喜欢舞蹈喜欢了二十年。我曾经师从西北民族大学高金荣老师学习敦煌舞蹈,高老师是敦煌舞蹈的创始人。退休以后就把业务爱好当成了正事,偶然发现原来敦煌舞蹈不仅培养人的气质,还有养生的功效。

    敦煌壁画都是宗教壁画,可以想见当时画这些壁画的人是多么虔诚,又是在多么沉静的气氛中完成这些杰作的。壁画中的人物往往是S造型,肚子微微凸起,很像是在练功。区分开来,敦煌壁画总共有259幅静功、272幅动功。

    养生杂志:静功,动功?这个说法很特别哦。

    李容蓉:敦煌舞蹈的特点大家多是看到柔的一面,其实它是柔中带刚,还需要韧劲。你试着去做敦煌舞蹈的动作,你就会发现脊椎等关节会一节节的动,而且需要全身的肌肉和筋骨一起用力。再结合能量的观念,就把外在的运动和内在的意念结合起来了。

    敦煌舞蹈的动作中其实也含有宗教的沉静,想练好敦煌舞蹈,必须有相应的沉静功夫,要体会宗教中那种沉静的气氛。从养心到养生,是中国养生的传统思路,从这个路径向前,我觉得有必要全面审视敦煌舞蹈与养生的关系。

    养生杂志:您也认同养生从养心开始?

    李容蓉:没错。中国人讲养生,一般都是要从养心开始。我觉得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因为养生首要的能做到“静心养性”,进而能关闭耳目,反诸自身,观察自身的“舒筋展肌”,愉悦自在,气畅血行。

    敦煌养生舞韵有一整套的动作词汇,帮助学员理解舞韵的要领。包括:包容、博爱、沉静、思惟、行云、静心、转念、智慧、忘我、无为、禅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在。

    这个自在就是要放下很多干扰牵挂,变得清净轻松自在,用内心去观察、体会自己的肉体上的每一个动作所引起的全身的反应,用意念去统领你的动作,做到内外合一。

    养生杂志:敦煌养生舞韵还很强调正思善念,这和养生有什么关系?

    李容蓉:养生就是养心,虽然说的绝对了点,但不算错。用正思善念来调和身心,从心理学上其实类似于正向思维,在于疏通人的心结,使人心情舒畅,进而打通经络血脉,使能量也能贯通无阻。一个人常用正思善念来调整心情,使身心舒泰,再配合相应的氧生舞蹈,是很好的养生的路径。

    养生杂志:如果说您没有医学背景,或者没有热爱舞蹈、钻研敦煌舞蹈二十年,敦煌养生舞韵就不可能创立。

    李容蓉:是的,这就是缘分。敦煌养生舞韵的文化中宣扬一种正思善念,也宣扬珍惜和感恩,广结善缘。我当初喜欢敦煌舞蹈,认识敦煌舞蹈的创始人高金荣老师是一种善缘,退休后因为医学背景对敦煌舞蹈从养生角度观察,也是一种善缘。

    养生杂志:敦煌养生舞韵中说要“觉”于自身心灵,“行”于肢体导引,如何用内心去体会自己的肉体?

    李容蓉:说起来有些玄,其实很简单。当你彻底放松,放下世界的一切干扰,回到纯净的自我,你就能用内心去体会,觉知你肉体上的动作,体会到关节、肌肉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当你做一个动作的时候,首先是意念先行,意念随后传到你的相应肌体上,随后肌体的动作完全在你的专注中得以完成。

    养生杂志:敦煌养生舞韵背后的机构是敦煌能量艺术研究会,而您介绍的敦煌养生舞韵中也有一个能量导引的概念,刚才您说经脉、能量导引的概念对敦煌养生舞韵的创立至关重要?

    李容蓉:台湾经脉导引创始人赖郁芬的经脉导引,在实践中提倡用中医传统的经脉导引和中国内功相结合,没有固定的招式,用完全自由的形式,拓展身体的可能,发现自己的各种潜能。

    赖老师的工作室中,最常见的一种训练手法就是寻求各种自在的形态,就是让学员用自己舒服的姿势做各种姿态,去放松,去感受。实际上,自在的姿态往往也是美的,那些奇怪的动作往往是没有真正感知到自身应该有的状态。

    敦煌舞蹈和经脉导引相结合,用经脉、能量的方式统领敦煌舞蹈的意念,打通了养生和舞蹈的关节,使敦煌养生舞韵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

    养生杂志:敦煌养生舞韵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未来还会有新的舞韵系列吗?

    李容蓉:敦煌养生舞韵在2007年开始创作,同时到一些社区去听取大家的反馈,到2008年的时候已经基本成型。

    但,敦煌舞蹈的资源宝库非常丰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整理、挖掘。比如,壁画中的很多手势,如果仔细研究分解,是可以创造出相应的养生课程的,并且非常简便易行。

    敦煌养生舞韵现在较多关注的是舞韵中的脊椎、关节等的放松、牵引,敦煌舞蹈中的劲与柔、快与慢、松与紧还有很多宝贝可以深挖,未来一定会有不同的舞韵系列丰富敦煌养生舞韵的体系和内容。

    养生杂志:据说敦煌养生舞韵在台湾的社区进展顺利之外,白领阶层也很欢迎?

    李容蓉:敦煌养生舞蹈最初是在一些社区开展教学活动,后来我也受邀在一些社区大学上课。因为发展很快,我们现在觉得理论整理和师资都是问题,最近正在这方面下功夫。

    白领阶层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很多有办公室综合症,年纪很轻就脑酸背痛。敦煌养生舞韵的静心、身体觉知、能量牵引刚好能使年轻人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舒活关节。敦煌养生舞韵的现在在台湾的一些办公区也有开展工作,以后会专门针对白领创作相关的舞韵系列。

    养生杂志:敦煌氧生舞韵未来会不会在大陆开展相关工作?

    李容蓉:敦煌能量艺术研究会其实已经在北京开展工作,敦煌养生舞韵未来也会考虑在大陆的推广和合作。这次参加第五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有幸见到大陆养生领域的很多同行,希望以后能多交流,大家共同努力满足社区、民众的养生需求。,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