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50950
心理咨询中的“领悟”概念辨析(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9期
     摘要 心理咨询理论和对咨询会谈中重要事件的研究都肯定了领悟在咨询中的重要地位。主流理论取向对领悟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在领悟的概念、领悟的内容、领悟的方式上都存在一些差异,但新联结的建立是公认的领悟的实质。对领悟的分类和实证研究中对领悟的操作性定义,有助于更清晰准确地把握领悟的概念。对心理咨询中的领悟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界定,文中尝试性地定义为:当事人在治疗师的辅助下采取各种方式,对自己和自己的世界形成新的觉知,表现为在个人意义系统中建立新的联结。

    关键词 领悟;联结;心理咨询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带着生活中难以消解的困扰,当事人进入心理咨询室,他们最想从这里得到什么?一个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一次智者的“开释”,一趟自我发现和成长之旅……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才能不这样”,如果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称为“领悟”(insight),那么在所有答案中,领悟可能是分量很重的一个。
, 百拇医药
    在心理咨询的理论沿革中,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奠基到现代的跨理论咨询模式,领悟都一再被赋予重要的地位。精神分析是领悟导向的,领悟被视为超越症状缓解的更高级的咨询目标(Frank,1993);Hill(2009)的跨理论三阶段咨询过程模型将领悟作为关键而核心的第二阶段;在咨询理论百花齐放的一个世纪以来,领悟在不同的理论中被反复涉及。体验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都逐渐认可和接纳了领悟在治疗中的作用。可见,对不同的理论取向而言,领悟都是一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除了理论家和治疗家的观点之外,实证研究也证实了领悟对当事人的重要意义。对咨询会谈中重要事件的研究一再表明,当事人认为领悟是会谈中相当重要的事件(e.g.Elliott,James,Reimschuessel,Cislo,&Sack,1985;Mahrer&Nadler,1986)。

    既然领悟在咨询中这么重要,它究竟是什么?

, 百拇医药     2 理论界定

    2.1主流理论取向的观点

    不同流派对领悟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在《Insight in Psychotherapy》(Castonguay&Hill,2007)一书中,主流的心理治疗取向对各自所认为的领悟进行了界定和诠释,概括如下。

    心理动力学是领悟概念最早出现也最为重视的取向,追求领悟被认为是其标志性的特征。(1)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很少直接提及领悟一词,但是其理论构想和实践中贯穿着领悟。在他那里,领悟是对潜意识动机和防御机制的发掘,对不堪的真相的寻找,对创伤性经历与当前心理痛苦关系的了解。(2)在自我心理学中,领悟包括两种涵义,一种是指内观的过程及其发现,一种是承认自己的问题,而这种承认预示着治疗的成功。领悟既可以是治疗的手段也可以是最终目标,当其作为目标时,是将以前无意识的趋力、愿望、幻想、冲突和其他非理性的斗争整合到现实自我中。这两种理论都把领悟看作心理改变的原因。(3)在关系理论中,领悟被视为心理改变的结果,改变发生的证据,它是在安全的治疗关系中努力澄清当事人的困扰后所产生的结果,当领悟发生时。治疗双方会察觉自己在咨访互动中表现着当事人生活中的主题。(4)心理动力学中测量领悟的工具,如RPPS(The Rutgers Psychotherapy Progress Scale).对领悟的操作性定义是:当事人对自己在治疗中提出的问题的新理解的发展。领悟的内容包括:a.对模式或联结的识别.b.观察自己的内部加工、人格或心理病理的能力;c.对病态信念的修正;d.对自我动机的识别;e.对他人动机的识别。(Messer&McWilliams,2007)总体来看,在心理动力取向中,领悟是无意识的冲突、趋力、愿望、动机等的意识化,它既是治疗的手段也是治疗的目标,既可以是心理改变的原因也可能是改变的结果。
, 百拇医药
    在体验疗法中(包括当事人中心、格式塔、过程.体验和某些存在疗法),领悟通常被等同为觉察(awareness)和元觉察(meta-awareness)。觉察是指明确地关注当下体验的某一方面,而元觉察是对感知事物、信息加工或建构个人体验的方式的特殊的觉察。(1)当事人中心疗法中,罗杰斯把领悟描述为“当事人达到的一种体验”,以联结和接纳的方式,是一种感觉到的,而不是理智上的体验。在罗杰斯那里,领悟似乎可以和“觉察”、“感觉到的体验”、“符号化”等互换。(2)强调体感聚焦(focusing)的体验治疗,把领悟视为在当下的觉察过程中解释和创造新涵义的产物。(3)存在疗法中的领悟是存在性的领悟,通常是在面对终极关怀(死亡、孤独、无意义和自由)时获得的觉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对生命和生活的看法。(4)格式塔疗法也认为领悟就是觉察和元觉察,是发现一个人的体验和行为,以及行为的方式。(Pascual-Leone&Greenberg,2007)可以看出,体验疗法十分强调领悟中的体验成分,领悟是内隐体验的外显化,是内隐体验方式的意识化,领悟发生时必定伴有体验。
, 百拇医药
    与前两种取向相比,认知一行为疗法最初对领悟重要性的强调最弱,但随着实践中领悟不断的不经意出现,以及对治疗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引起了理论家的重视;与此同时,实证研究的结论也加速了该流派对领悟的接纳。(1)Ellis在其理情行为治疗中区分了理性领悟(intellectual insight)和情绪性领悟(emotional insight),认为后者造成的信念和行为改变的强度要超过前者。(2)在其他的认知一行为疗法中,领悟的涵义与认知改变、认知重构、理性重构、认知调整、理性再评价、发现非理性等近似。Beck认为,认知改变过程由对自己想法的觉察、识别不准确的想法和用更准确的想法替换组成,领悟则包含在识别非理性的自动化想法和觉察替代性的认知中。Meiehenbaum认为认知重构是行为改变的关键,它既是改变的手段也是改变的目的,认知重构反映着图示的改变,图示改变与单纯的理性领悟不同,它包含着心理机能的多重维度。(3)从图示理论的观点来看,领悟是自我和他人图示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个体有意识地觉察到两个或多个图示的联结,而该联结是之前不存在或以特殊方式联结在一起的。图示作为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心理表征,其表征水平与储存位置在外显或内隐的记忆系统有关,理性领悟是在外显水平上建立图示间新的联结,而情绪性领悟则需整合外显和内隐的表征(Holtforth,Castonguay,Boswell,Wilson,Kakouros,&Borkovec,2007)。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重视领悟中的认知成分,同时也强调认知改变时所伴随的情绪体验,它在心理表征的层, 百拇医药(胡姝婧 江光荣)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