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3
编号:13509385
30%超分子水杨酸与低浓度甘醇酸在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治疗中的疗效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3
     Key words: acne vulgaris; chemexfoliation; salicylic acid; glycolic acid; adverse reaction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70%~87%,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从轻度的粉刺到暴发伴有系统症状的痤疮,临床特点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依据[1-2]皮损的性质、数量及部位将痤疮分为三度(改良国际法)和四级(Pillsbury法):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炎性丘疹;中度(Ⅲ级):脓疱;重度(Ⅳ级):结节、囊肿。治疗方法包括系统用药、外用药物、化学剥脱及光电治疗等。化学剥脱被美国皮肤病学会归为痤疮的B类推荐治疗(Ⅱ级证据)[2],目前常用的化学剥脱剂主要包括α羟基酸、水杨酸及三氯醋酸等,但不同化学剥脱对痤疮的疗效差异尚无定论。笔者对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科室的86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分别进行30%水杨酸或低浓度(20%、35%)甘醇酸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笔者科室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86例。入组标准:①18~50岁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