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047
自体骨植骨修复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疗效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10期
     2.2 两组手术前后PD、CAL比较:观察组术后6、12个月C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临床结局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肿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开口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PoSSe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两组术后新生骨量、形态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CBCT显示见不规则自体骨,新骨密度不均匀;术后12个月时,不规则自体骨较术后6个月时显著减少,缺损区顶部伴骨白线形成,骨密度较术后6个月时相对均匀;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CBCT显示见自缺损底部伴新骨生成,骨密度较均匀;术后12个月时见新骨生成明显,骨小梁细弱。

    3 讨论

    术后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发生及预后与第三磨牙阻生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术前伴第二磨牙牙周感染和骨质缺损、第三磨牙阻生位置和倾斜角度、拔牙时年龄、第二磨牙牙周结构完整度等[8]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