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22597
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颌骨骨皮质厚度的锥形束CT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4期
     种植支抗的出现使得移动牙齿需要的绝对支抗成为可能,在支抗钉植入过程中,植入部位的软组织情况、相邻牙齿牙根间距以及骨的质量,都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其中,植入部位良好的骨密度又是支抗钉在颌骨内维持稳定的重要保障[2]。患者的垂直骨面型是临床矫正设计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个体的基因参与了垂直骨面型的形成及发展;这也决定了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患者,颌骨的密度理论上也是不同的[3]。目前临床上认为低角患者骨密度最大、均角居中、高角患者的颌骨骨密度最低,然而这些结论缺乏详细的数据支撑。近年来,随着CBCT的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颌骨的三维测量成为趋势。本研究利用CBCT技术,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下颌骨不同区域的骨密度情况,分析比较骨面型与骨密度的关系,为临床种植支抗的植入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年-2017年拍摄过CBCT(美亚FOV,12×8mm)的129例正畸患者资料,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筛选:①无伴有骨吸收的牙周疾病;②年龄20~40岁;③无唇腭裂;④侧量区域无缺失牙或埋伏牙;⑤无系统性疾病。

    1.2 方法:根据头影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本研究每例患者仅选择一侧的骨皮质进行测量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