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304356
化脓性大汗腺炎的手术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9期
     2.2 典型病例

    2.2.1 病例1:某男,26岁,双侧腋下化脓性大汗腺炎8年。双腋下散在数个化脓结节,触痛明显,结节间形成广泛窦道,并可见明显瘢痕增生,病变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增厚变硬,面积约12~13cm×6~7cm,双上肢外展困难(约80°)。手术方式:采用广泛切除病灶,彻底清创后,腹部取皮修剪为薄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于双侧腋窝创区,术后右侧皮片部分坏死行补充植皮后恢复良好,随诊21个月未复发,但腋窝凹陷明显,皮片挛缩及瘢痕增生使双上肢最大外展仅达约120°。见图1。

    2.2.2 病例2:某男,23岁,双侧腋反复破溃12年,病变面积左侧7cm×5cm,右侧12cm×10cm,双上肢外展约100°。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病灶后,于腋后线背阔肌前缘掀起肌肉,显露胸背血管,以此为血管蒂,在背阔肌深层向远端分离,根据腋部缺损大小,切断背阔肌远端,将肌瓣转移覆盖至腋窝创面,取腹部皮肤修剪为厚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于腋窝肌瓣表层。术后恢复良好,随诊15个月未见复发,腋窝外形良好,皮片未见明显挛缩,双上肢外展可达170°。见图2。

    2.2.3 病例3:某男,34岁,骶尾部及肛周化脓性大汗腺炎3年余,病灶面积约9cm×7cm。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病灶后,以远端臀大肌为蒂设计创区两侧旋转推进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达臀大肌层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