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颅外并发症
编号:13311693
胶原蛋白修复透明质酸注射治疗泪睑沟凹陷所致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6期
     根据每位患者皮肤厚薄、水肿、隆起严重程度及丁达尔现象出现的范围等,判断注射溶酶的剂量和范围。本次使用30g锐针取配置好的玻璃酸酶溶液,多点少量注射至靶透明质酸填充剂中,每个注射点间隔5mm,使用总量为0.1~0.2ml。注射后轻轻按摩,使得溶酶均匀分布起效。

    2.3 注射胶原蛋白:溶酶注射48h后,再次行表面麻醉,注射胶原蛋白至泪睑沟,两侧共计1ml,根据两侧凹陷程度不同使用的剂量也不相同。使用75%酒精行皮肤表面消毒,先使用锐针刺破表皮,常规使用25g钝针,从眶下区泪睑沟结束处外侧向内上方向进针,采用隧道方式注射(见图1)。进针角度应与皮肤呈15°~30°刺入表皮,随层次深浅变动角度,层次越深,角度越大。使用扇形注射法,将需要注射的胶原蛋白均匀平铺3层:皮肤与静脉之间,静脉下方以及骨膜层。注射由深至浅,针尖进到骨膜后稍微后撤即可进行骨膜层注射;静脉下方层次较难确定,进针后将针尖上挑,感觉皮肤表面摸不清楚针尖为宜;皮肤与静脉之间的层次也需进针后针尖上挑,医生通过非操作手可较清晰触及针尖或可见针影为宜,由于泪睑沟内侧几乎沒有皮下脂肪,所以在此部位浅层注射时尤其需要将胶原蛋白铺设均匀,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现象。先将针进到填充部位内侧,然后边退针边注射,边注射边按摩,用力均匀恒定,出针后,再次按摩平整。

    2.4 术后随访:注射胶原蛋白1个月后随访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