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8期
编号:11085685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性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8期
     香港近年来曾对42种市面销售的减肥中药进行抽查,发现22种配方中含有刺激性泻下成分“蒽醌”,而这种成分如长期过量服用,轻则使肠道依赖药物才能排便,重则可致肝损害,甚至引起死亡。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大量中药、中成药在欧美、港台等地区被禁止,但这类有害的减肥药在国内市场仍随处可见。

    据药学家介绍,多达数百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其不良反应可同时累及肝、肾等多个脏器,少数甚至可致患者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西药化学成分明确、研究深入,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已为人们所知晓,然而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像中药临床药理学、毒理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均起步较晚,因此,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中药的不良反应并非少见,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1551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而位居第二。

    “值得重视的是,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入药后不仅原有毒性成分起作用,而且部分成分在炮制过程中还相互作用,在体内又可能形成新的成分。因此某一特定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并非单一的毒性成分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