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23676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10期
     【摘 要】外科护理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在促进患者快速有效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不断提高外科护理技术水平,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专业化外科护理人员,外科护理教学必须结合中职教育特点,调节优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并结合实践分析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外科护理教育;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281-01

    行动导向教学法旨在激发外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外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实操与职业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使中职外科护理学生逐步完成以个人职业价值为目标的自我构建。随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1.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

    1.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根据外科护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临床外科护理案例,并由教师围绕选定的临床外科护理案例设计编写具体的教学项目,并围绕本次情境教学的教学路径、具体情境内容以及情境教学的可实施性展开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对情境教学项目进行调整修订,使外科护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工作高度契合,外科护理教学内容演示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分配角色来共同完成,提高师生互动频率。在教学开始前一周,教师针对情境角色特点为学生分配相应的任务,并帮助指导学生查阅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文献,在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外科护理情境教学任务,并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合作对口的医院进行实例教学。

    1.2情境设计教学

    情境设计教学是针对典型病例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同时分析讨论学习情境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路径,使得外科护理学习情境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以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为教学案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教学任务,不仅提高外科护理教学质量,而且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提前一周将典型的颈椎病病例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中,同时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比如,颈椎病有哪些危害?该病例的护理诊断有哪些?可以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文献,带着任务书中的问题对本次课程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和学习。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患者病例演示由一名学生扮演颈椎病患者,一名学生扮演护士,护士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分角色演示后,将学生分为8~10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程任务问题点展开分组讨论,将讨论内容汇总成学习成果,同时各组派一名代表就学习成果进行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点评,不仅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且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运用头脑风暴法引导鼓励学生思考颈椎病的病因以及日常保健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在外科护理教学课程结束前,教师对颈椎病护理概念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布置相应的练习题,是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学习,也增强学生的外科护理执业应试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导者应始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展示学生个人能力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1.3评价教学效果

    在外科护理情景教学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并分析学习体会和感受,使教师充分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法下外科护理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调整外科护理教学内容,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1提高职业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外科护理行动导向教学法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怎样做”“怎样做才能更好”,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外科护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

    2.2培养学习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以完成学生自我构建为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过程性知识学习行动体系,培养学生成为职业型创新人才。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不需要学生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只需要能够理解颈椎病人护理案例的实践过程,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通过分析学生课后总结体会,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3增强协作意识

    在外科护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按照班级人数和课程教学内容划分学习合作小组,并采用强强组合、随机组合、强弱组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带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同时根据小组情况确定适合的组长人选,充分调动班级学生外科护理学习热情。根据科学的学习小组管理制度,细化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内容,活跃班级的外科护理学习气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教师采用专业化方法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展开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外科护理知识体系和实操技巧的理解程度,不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小结

    外科護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典型病例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社会交流、团队协作、临床实践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为提高中职外科护理专业就业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跃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全科护理,2016,14(18):1929-1930.

    [2]李 强,张英艳,杨立群,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护生专业素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822-3824.

    [3]郑丽维,庞书勤,邓丽金,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素质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129-132., 百拇医药(刘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