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6年第15期
编号:12863988
一种良性肿瘤——外耳道胆脂瘤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人人健康》 2016年第15期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

    【临床主要表现】

    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耳部闷堵感 当外耳道胆脂瘤体积增大堵塞外耳道时会出现耳部闷堵感。

    听力下降 外耳道管径被阻塞2/3以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有时当局部继发炎症时,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耳痛 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常继发感染,可出现剧烈的耳痛。

    耳漏 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

    体征 检查时可以见到外耳道内有灰白色或者黄色角蛋白碎屑、上皮样物堵塞,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可伴有肉芽形成。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以见到外耳道的骨质被破坏、吸收,软骨段一般无明显改变。鼓膜一般是完整的,如果被胆脂瘤破坏,则会导致穿孔、萎缩和粘连。

    【治疗】

    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软化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冲洗时注意: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头晕;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取。

    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术后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 此类胆脂瘤一般都可在门诊局麻下通过耳内入路来清除干净。方法为打开囊壁吸出胆脂瘤,建议取干净后在外耳道放置一张硅胶片,持续3周,可以防止粘连及复发。

    【预防】

    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凡有耳部湿疹、耳疖肿、化脓性中耳炎者,应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洁净与干燥,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

    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水洗。若有污物或痂皮堆积,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取出。

    如两侧听力不同、耳闷胀感者,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耳道和及时清理。外耳道阻塞并外耳道炎症时禁止游泳。, 百拇医药(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