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423
编号:13657232
溶进“传染世界”(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人人健康》 201423
     这是一个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

    工作在这里的人,常年累月与可怕的“病毒”“细菌”打交道,每天面对无数的传染病患者,每天接触大量的传染性物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感染……这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的真实写照。还有人为医院编了一段顺口溜:“开门用脚踹,对象吹得快,地上钱没人爱……”数据显示,传染病患者每0.00004毫升血清就能引起人的感染。

    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群体!

    在被世人称为“病毒窝子”的传染世界,活跃着一群为人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的传染病专家,他们中既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奠基者、老一辈著名传染病专家黄玉兰、尤大栋、陈菊梅、皇甫玉珊等人,又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开拓者、新一代著名传染病专家王福生、肖小河、赵景民、赵敏、赵平等人,他们深爱着“传染”工作,溶进了“传染世界”,他们既是勇者,又是智者,更是仁者,他们用牺牲奉献、拼搏创新、仁心医术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书写着他们的人生华章。
, http://www.100md.com
    铁血战士——“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

    每天清晨,在302医院总会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助手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向门诊走去,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一习惯她已坚持了60多年。

    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丝,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传染病防治事业。如今已89岁高龄的陈菊梅,本应该在家里安享晚年,但她仍然放心不下那些需要救治的传染病患者,虽然自己身患帕金森病,手脚行动不方便,但她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出门诊看病。许多认识她的患者见到她都会很心疼地掉下眼泪。

    很多人都知道,陈菊梅看病看得好,脾气也很随和。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娘”。

    上个世纪,为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临床难题,积劳成疾的陈菊梅决定消除全身病灶,以便全身心投入工作。于是先是摘掉了扁桃体,后又割掉了阑尾,47岁时又把满口牙齿一颗不剩地拔光了!“光这样不要命地干工作,你得有多少器官要摘掉啊?”家人心疼地说。陈菊梅却说:“如果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即使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 百拇医药
    战场上,她是最勇敢的战士,冲在阵地的最前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山河移位,满目疮痍。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当时83岁的陈菊梅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她拄着木棍,顶着高温,冒着余震,一路察看,一路指导,走遍了所有的重灾区,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3项重要建议,为灾区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某集团军军长握着她的手,很激动地说:“在我们的队伍里,年龄有23、33、53的,可您83了,还来到一线,对我们部队是个鼓舞啊!”陈菊梅却坚定地说:“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啊!”

    经历过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的洗礼和磨砺后,302医院政委邢振湖坚定地说:“危难时刻,哪怕是九死一生的绝境,为了灾区群众的生命,302医院的专家们都会义无返顾地向前挺进;关键时刻,即便是极度危险的任务,为了人民的健康,302医院的专家们也会依然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

    2003年春天,“非典”疫魔,横行肆虐,首都告急,全民恐慌。赵敏挺身而出,率先打响了抗击“非典”第一枪。然而,万万没想到,她在抢救北京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时,不幸被SARS病毒感染,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医护人员在抢救她的时候,赵敏努力地挣开双眼,虚弱地说:“还是先去看别的病人吧,我还挺得住!”与SARS病毒顽强抗争了20天,赵敏终于挺了过来。身体刚好点,她又主动请战,要求重返抗击“非典”第一线。很多人都劝她:“先歇歇吧,不然会留下后遗症呀!”赵敏却说:“我是科主任,必须上一线,况且我身上有抗体,不怕被感染。”与“非典”疫魔激战了106个日夜,赵敏挽救了30多位濒临死亡的“非典”患者。
, 百拇医药
    其实,从大学毕业到“病毒窝子”工作那天起,赵敏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她领导的科室在医院收治病种最杂、收容患者最多、病情变化最快,被称作防控病毒的核心阵地,经她诊治的就有近60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就在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中,赵敏一干就是31年!一旦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赵敏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疫区,面对未知的危险,她总是沉着指挥,泰然处之。

    2011年岁末,某地突发群体性发热事件,患者咳嗽、流鼻涕、高烧持续不退,而且疫情波及范围迅速扩大,传染人数不断上升,从出血热、“甲流”、流感、到炭疽等传染病被一一否定后,一度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当天下午,正在出门诊的赵敏接到了处置疫情的紧急通知后,于当晚11点赶到目的地。到达疫情现场,经过检查、结合检测报告等多种情况汇准后,赵敏说:“这是一种新型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应该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和腺病毒!”她胸有成竹的判断,使现场弥漫多天的紧张气氛略有缓解。随后有关部门对这3项指标进行了检测,果然发现腺病毒呈阳性,最终锁定突发疫情的罪魁祸首——55型腺病毒。
, 百拇医药
    上世纪90年代初,艾滋病被认为是传染性很强的“超级癌症”,就在大家都谈“艾”色变的年代,赵敏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参与收治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后来,她开设了艾滋病“爱心诊室”,参与建立了我国第一家艾滋病防治基地,被称之为“知心大姐”。她多次深入四川、安徽、河南“艾滋病村”义诊巡诊,用真爱抚平艾滋病患者的心灵创伤,成为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近年来,她先后参与执行抗击“非典”、抗击“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任务,成功处置埃可病毒、腺病毒等20多起传染病突发疫情。

    科技明星——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造福患者

    一家视军民健康事业高于一切的医院,绝不仅仅满足于服务来院治疗的广大患者,创新医疗技术、造福全人类无疑是他们的崇高追求。, 百拇医药(李保军 洪建国 张芸)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