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320
编号:13713939
科学家揭示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发展新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3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少根治性疗法。因此,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非常热门,希望能够通过分子机制研究,为该病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新靶标新方向。新一期《免疫》(Immunity)杂志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能够通过表观调控机制显著抑制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从而阻止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

    表观遗传修饰与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界的前沿热点。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组蛋白修饰一旦异常,与一些重大人类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密切相关。针对组蛋白修饰在天然免疫与炎症,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曹雪涛院士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夏梦、刘娟等通过小核糖核酸干扰普筛实验发现,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Ash1l,可以明显抑制病原体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他们与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吴晓晖、许田教授合作,制备了Ash1l缺陷小鼠,发现老龄Ash1l缺陷小鼠器官中浸润更多炎性细胞,其体内存在高水平白细胞介素6,更易自发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组织炎症损害。进一步研究表明,Ash1l诱导了抑制性因子A20的表达,抑制下游蛋白激酶MAPK和转录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随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进而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这项研究将表观遗传修饰、炎症调控和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联系起来,为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亦为人类自身免疫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新型靶点。, 百拇医药(唐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