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9期
编号:10572130
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9期
     周围性面瘫是以面神经麻痹及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的针灸科常见病,笔者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此病,取

    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3岁,儿童6例,成人74例;病程(下转2197页) (上接2194页)最短1天,最长1月。80例患者均经西药治疗疗效不显。

    2 治疗方法

    主穴:阳白,四白,颊车,下关,地仓,角孙。配穴:合谷,翳风。操作:上述穴位常规针刺,后接6805型电针仪,用疏密波型;使用电磁波治疗(即TDP)照射患侧耳面部,用温热照射强度,照射20min。治疗每日1次,电针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一疗程后统计效果。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面神经麻痹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显效:面神经麻痹及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面神经麻痹及临床症状无减轻。

    3.2 治疗效果 80例患者,痊愈74例,占92.5%;显效5 例,占6.25%;无效1例,占1.25%,有效率98.75%。

     4 体会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发病前多数患者有耳,眼部疼痛,自觉颜面麻木,唇厚不适逐渐加重,继而出现临床症状。选用阳明经四白,地仓,下关,颊车,合谷及少阳经阳白,角孙,翳风,常规针刺后加电针加强刺激强度,并配合TDP照射治疗起到濡养经筋,行气活血,疏风通络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还应注意保护患眼,面部保暖,勿受风寒。

    作者单位:226005江苏省南通市通济医院

    (编辑八 月), 百拇医药(毛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