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0
编号:10468545
中医发展离不开西医支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5期
     在对待中医现代化的问题上,反对的意见一直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西医方法的借鉴和应用,以为是在引狼入室。从争论的气氛看,似乎中、西医已近于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之境。如有人提出:“现在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其实就是用西医替代中医,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实际就是消灭中医。”现实果真如此吗?恰恰相反,西医非但没有消灭中医,反而在支持着中医的发展。

    1.先西医诊断后中医辨证已是中医临床之定式

    
由个体医发展到群体医(中医院),是中医的一大进步。同样,中医诊病由单纯的察色按脉到借助于现代影像和生化检验,也是中医的一大飞跃。现代中医临床的现实是:患者到中医院就诊,也要做相关的所谓“西医检查”,等到对疾病有了明确诊断之后,接下来才是中医的辨证。治疗也是一样,为了确保救治的高效安全,将西医的对症治疗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视时而用也是有的。即便是我们的名老中医专家诊病,也不仅仅是察色按脉,反而谨慎有加,一定要参考现代医学的检查诊断。这并不是谁要在改变中医,而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科学进步的表现,是历史使然。且不说中医,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医生,谁都会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先进的条件和技术把病情诊断清楚,因为这是医生的责任。现代中医已与古代中医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面对的对象是经受过先进科学文化薰陶的现代人,以直观的检测指标来指导治疗、解释病情也是合情合理的。先西医断病,后中医辨证已成为现代诊治疾病的逻辑规则。从科学的角度看,就病的诊断而言,西医明显比中医准确,所以,先用西医方法明确诊断,既有利于中医进一步的辨证论治,也避免贻误病情。最近一篇关于中医高等教育的文章提出,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西医课程安排不足,实习薄弱,临床的基本技能明显弱于西医院校的学生,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分配。这说明西医的基本技能已成为中医院用人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现代中医必须熟练掌握的。
, 百拇医药
    实践证明,西医的诊断,是保证现代临床中医辨证和治疗质量的基础。有了病的明确诊断,我们才能对病位、病情和疾病的发展阶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才能使中医的辨证论治有的放矢。可以说,西医诊断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2.中医优势的发挥需要西医的铺垫

    医学发展到今天,对一般疾病的治疗逐渐趋于综合性,因为综合疗法更全面。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事实上,中医众多优势是在中西医结合运用的过程中得以发挥和体现的。例如对中风病的治疗,中医的优势在西医治疗的配合下体现得极为明显。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中医治疗优势的体现有时候是需要西医诊治方法的支持与铺垫的。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中医院,一般而言,其综合医疗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现代诊疗仪器的配备也相当齐全,尤其对急症的处理都具有较高水平。曾经有报道称广东省中医院在整个广东省包括西医院在内是效益最好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该院不仅中医特色项目开展得好,其硬件设施和综合医疗水平也不亚于同级的西医医院。又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骨伤科与在省内各大医院骨伤专科相比都是名列前茅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中医正骨特色搞得好,西医手术治疗的技术也是一流的。所以如果我们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就对现代众多先进仪器和手段一概拒绝,对西医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不予借鉴和引进,恐怕就很难满足患者就诊的需求,这样就会把相当数量的患者挡在中医院的大门之外。没有足够的患者,中医又如何发展呢?近年来各级中医院的发展实践表明,没有一定水平的西医技术和现代诊疗仪器作为支撑,中医就很难在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可以说,综合发展是突出中医特色优势的基础。即使是中医专科医院,有许多病种也需要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检测技术作为支持,只有紧密依靠这些现代的先进手段,中医的专科特色才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一味地追求纯中医特色而拒现代医学于千里之外的观念和做法,是不符合现代中医临床发展现实的。
, 百拇医药
    3.中医现代化需要西医的支持

    实现中医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撑,而与西医学有关的各种交叉学科都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现代化同样需要现代科学的支持。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中医现代化呢?笔者曾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此进行阐述,笔者个人认为中医的疗效、服用和安全问题是否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但现实表明,中医的市场需求离现代社会的满足程度相去甚远。疗效慢而不稳定、服用不方便、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等,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这是中医现代化必须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非借助现代科学和技术不可。客观地说,在中医已有的现代研究中,借鉴最多的还是现代西医学常用的方法。回顾一下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中中医课题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不难说明这一问题。

    中医现代研究何以较多借鉴西医学方法?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一致,二则因为西医学中融入的现代科学的内涵确实比中医多。所以,中医借鉴西医的方法是很自然的事情。远的不说,就去年中医对“非典”的治疗,影像和生化检测为中医治疗计划和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对病情发展的动态观察,患者肺部的影像变化,可以说是当时中医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说,中医在去年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西医的检测方法对中医的支持是功不可没的。
, 百拇医药
    所以,谈中医现代化我们需要从现实出发,谈西医对中医的影响更要实事求是。其实,我们对西医的借鉴,绝不是外力的作用,而是中医在发展中的自身需要,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这正符合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科、学派间相互渗透。中医也只有走进科学的大家庭,与各学科自由联姻,才能凭借科学的翅膀腾空飞翔。

    以上三个方面所谈,无非是在说明中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西医的支持是明显的。同时也重申一个观点: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只要有益于中医的发展,就应当积极吸收。中医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方法探索的过程,西医方法对中医的支持或许是暂时的,或许是长久的,这需要实践的检验。当中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不需要西医支持时,也会和现在需要西医支持一样自然。面对现实,尊重现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百拇医药(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