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4期
编号:10444442
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1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06-8106(2004)04-0335-02

    我科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4岁。病程大部分在3~8h,超过1天1例,超过4天1例。高血压、脑出血1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2例。临床表现:头痛、极度烦躁、呕吐、一侧肢体全瘫11例,嗜睡、反应迟钝、癫痫、昏迷2例。仅有头痛,一侧肢体轻瘫、麻木,能配合操作5例。

    1.2 出血部位与出血量 一侧基底节区血肿,向外扩张到外囊,向内破入脑室,引起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移位6例,一侧内囊血肿1例,一侧顶叶血肿3例,一侧枕叶血肿2例,一侧侧脑室血肿呈铸型,另一侧呈部分铸型3例,一侧颞顶部成哑铃形血肿3例。根据CT经验公式计算,最多量80ml,最少量10ml。其中10ml1例,11~20ml2例,21~30ml2例,31~40ml5例,40ml以上8例。
, 百拇医药
    1.3 手术方法 计算血肿量:根据CT血量最大层面测量血肿的最长径、短径和血肿的层数。血肿定位后头皮常规消毒、局麻。选择适合长度的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在低速电钻驱动下直接钻透颅骨,硬脑膜后仰可由助手剪断一次性卡箍拔出盖钻,插入钝头塑料针芯,缓慢推至血肿边缘,在针体侧管上连接引流管,抽出钝头塑料针芯,盖帽,侧管抽吸,慢慢深入血肿中心。抽吸出一定量的血肿后,每次抽吸2~3ml生理盐水,经侧孔用适当力度慢速推注并抽吸交替振荡手法移出针形血肿粉碎器工作起步空间,拧下盖帽,换上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经针形血肿粉碎器,用一定力度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固态血肿。每次推注<2~5ml。当流出量≥注入量时再行推注,以免颅压增高。用3~5ml(1~2万U尿激酶+50~100mg肝素+1500U透明质酸酶)血肿液化剂,经针形血肿粉碎器注射到血肿各个部位,拧紧盖帽,夹闭4h后开放引流。一般开放引流1~4h后可开始第二次冲洗—注入液化剂—引流。

    1.4治疗结果 17例出院时CT复查血肿及临床症状消失,一侧肢体偏瘫3例未完全恢复,1例2次微创术后血肿仍未完全消退,因合并心肾功能衰竭死亡。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1例发病5天后行微创术,长期有慢性心肺肾功能损害,2次微创后复查CT需有血肿明显缩小,但血肿压迫时间长,脑组织机能恢复差,同时合并有多脏器疾病而死亡。16例在发病后3~8h施行了微创术,做到了超早期手术均不同程度恢复了工作和生活自理。据国外实验证实和多篇文献报导 [1] ,出血30min后,脑实质出现海绵样变性,3h后变得广泛,6h后靠近血肿的脑实质出现坏死层,12h后坏死层、出血层融合造成血肿的机械压迫,使周围脑组织内小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红细胞外漏,使周围脑组织逐渐坏死,而组织坏死、功能丧失为不可逆转变化。因坏死层多在6h后出现,所以早期清除血肿阻止坏死层的出现或增大是神经机能恢复的根本。笔者认为除患者症状及体征轻,血肿<10ml,CT观察12h无变化外,患者一旦出现意识和体征明显变化应立即采取微创术,达到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凡是有CT的基层医院和稍有培训基础的临床医生均可很快熟悉和掌握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

    需提醒的是:本组1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术后康复9个月再次出血,经微创术后血肿消除,而转外院开颅行畸形血管夹闭术痊愈。为防止畸形血管再出血,一旦血肿吸收、病情好转可早期作开颅处理。

    参考文献

    1 陆俊地,林桂松.颅骨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颅内血肿26例.人民军医杂志,2002,1:8.

    作者单位:335000江西鹰潭解放军第184医院骨二科

    (编辑 李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