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补钙
编号:10426608
补锌补钙不如养护脾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0期
     随着天气的一天天变热,3岁的媛媛越来越不爱吃饭。她的头发一缕一缕的,不用梳就像麦穗,还睡不安稳,大便干结。那天妈妈带她到医院检查,吓了一跳:医生说媛媛有点贫血,还缺锌缺铁缺钙。妈妈又带她到了几家医院,医生们给她开了一堆补药。妈妈很发愁:孩子这么小,需要吃这么多药吗?

    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门诊,医生们认为媛媛属于营养素缺乏,消化功能紊乱,即中医讲的饮食积滞,脾胃受损。该院儿科副主任马丙祥主任医师说,这类被称做有“食积”的孩子多表现为食欲不好,腹胀,大便干,指甲上有小白点,睡觉也不安稳,夜里爱出汗。日久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缺钙等。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出现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损。他解释说,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是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消化吸收的。脾胃功能正常,吃进的东西吸收得好,身体健康,营养素自然不会缺乏。否则,即使是吃补药,也吸收不了。如铁锌类制剂可刺激胃肠道,会加重孩子的消化不良症状。所以不是严重缺乏,不必刻意去补,关键是养护好孩子的脾胃。
, 百拇医药
    喂养误区导致食积

    谈到孩子脾胃的养护,马主任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孩子几乎见不到因饥饿而营养不良的。吃得过饱过好,胃肠负担过重,是目前孩子的通病。在门诊,经常见到五六岁的孩子,已患上了胃炎、胃溃疡。有关孩子喂养的误区,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饮食没节制

    上幼儿园前的孩子多待在家里。此时易发生的误区是,孩子已断奶了,正在发育中,需要大量的营养,便每天给他吃肉蛋奶类高蛋白食物。有的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保姆追着孩子,填鸭似轮着喂。殊不知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还很弱,这类高蛋白饮食很容易加重胃肠负担。长此以往,食积、厌食、营养素缺乏这类恶性循环便随之发生。

    饮食无规律
, 百拇医药
    上了幼儿园,因怕幼儿园吃得不好,这些食积患儿的吃饭问题,又成了让父母揪心的事。许多孩子上幼儿园前,妈妈要让他先吃些鸡蛋牛奶垫垫底。进了幼儿园,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孩子要吃三顿饭。回到家里,再跟着家人进食些美味。胃肠缺乏休养空间,势必加重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食积随之而来。

    过食零食冷饮

    再大些的孩子,开始吃零食和冷饮。尤其是夏季,家长经常批发些冰激凌,买很多小食品哄孩子。马主任说,孩子的胃黏膜比较娇嫩,小食品中含有过多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这些化学物质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而冰激凌属于高热量食品,吃多了孩子就不想吃饭;而且冷饮容易刺激胃黏膜充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调节胃肠功能是关键

    马主任说,由以上误区可以看出,孩子营养素缺乏,是因饮食不节所致的食积引起的,治疗上应从调节胃肠功能入手。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健胃养胃,消食导滞。有关市售消食导滞中成药,马主任认为,这类药里大都含有大黄、二丑这类药性比较峻烈的泻下药,有的表面还包有朱砂等重金属药。服药后泻一两次后,孩子胃口会好些,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长期使用还会损伤脾胃功能。
, http://www.100md.com
    因此,他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看,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如属于脾虚伴有积滞,就不能单纯消积,需用健脾药提高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家长配合给予科学的喂养方法,做到饮食有节,荤素搭配,花样繁多,使孩子从日常饭菜中吸收自身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身体就会一天天强壮起来。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对于轻度缺铁的孩子,马主任建议他们经常进食些瘦肉、蛋黄、动物肝脏这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里面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民间常说的“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尤适用于食积患儿。对于缺锌的孩子,平时可进食些瘦肉、干果、鱼虾等含锌丰富的食物。缺钙的孩子要坚持每天喝1斤牛奶,不需服用钙剂,钙的来源也有了保证。, 百拇医药(詹建 刘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