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4696
超声诊断乳腺癌并腋下淋巴结转移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6-0938-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4岁,因右乳包块收住院。查体:右乳内下象限触及一包块,质硬,活动度差。超声检查:于右侧乳房内下象限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影,大小约2.4cm×1.3cm,边界不规整,呈“蟹足样”。内部为低回声,欠均匀,并于其内见点状钙化灶。CDFI示其内有较丰富血流。其余象限扫查,可见数个低回声结节散在分布,其中一个大小约0.7cm×0.5cm,回声特点同前。右侧腋窝下扫查可见3个低回声结节影,呈椭圆形,边界不规整。CDFI可见血流信号。左侧乳房及左侧腋窝处扫查未见明显结节影。超声诊断:右乳癌并右腋窝下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证实并行右乳癌根治术。

    2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与体内雌激素有很大关系。多发于更年期(45~49岁)和60~64岁的妇女。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以致垂体前叶的活动加强,促使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在60~64岁左右,肾上腺皮质又可产生较多雌激素。这些激素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乳腺腺体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

    乳腺疾病种类较多在检查中一定要注意鉴别。乳腺癌的声像图有其特异性,本例患者较为典型。(1)包块无包膜,边界不整齐,可向周围呈“蟹足样”浸润。(2)包块内多为低回声,分布不均,有的后方有衰减。(3)包块内血流较丰富。如果发现乳腺包块,疑为乳腺癌的一定要进行腋窝扫查,若发现肿大淋巴结,则更为确诊的依据。

    作者单位:266071海军青岛疗养院特检科

    (编辑 于少伟), http://www.100md.com(侯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