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3期
编号:10392628
婴幼儿静脉血标本改良采集方法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3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3-3224-02

    静脉血标本采集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能,成人患者临床常使用真空管,选取肘静脉股静脉进行采血,但对于婴幼儿,由于静脉解剖特点及小儿易哭闹,损伤技术难度较大,采用成人方法采血不易成功,我们于2002年10月将婴幼儿采血法改良为真空管接5、512 号头皮针进行采血取得成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本院门诊及 住院需静脉采血患儿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个月~7岁,采血量一般为2~5ml,平均3.5ml,患儿病种、静脉条件、穿刺部位差异无显著性。

    1.2 材料用物 一次性5ml注射器,普通一次性5、512 头皮针,试管及一般输液用物。
, http://www.100md.com
    1.3 方法

    1.3.1 头皮静脉采血 2岁以下小儿四肢静脉暴露不清,宜选择清晰的头皮静脉,常规消毒注射器接头皮针,行静脉穿刺成功后胶布固定针柄,缓慢抽拉注射器活塞,抽至所需血量,脱下头皮针,把血液注入试管。

    1.3.2 四肢静脉采血 适用于2~7岁四肢静脉较清晰患儿,常选肘部、手背部及大隐静脉,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注射器接头皮针,行静脉穿刺成功后胶布固定针柄,不解止血带,缓慢抽至所需血量后松解止血带,脱下头皮针,把血液注入试管。

    2 结果

    婴幼儿患儿采用真空管接一次性头皮针行静脉穿刺成功后采集血标本,经临床实验成功率为100%,血样标本无溶血,化验全部合格。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小儿静脉采血,以前常用真空管接7号针头行静脉穿刺,如选择四肢静脉,由于其管腔较细,7号针头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由于真空管抽吸时负压大,静脉细,导致被采血管瘪陷,血液无法持续不断地被抽出,达不到所需血量,且反复抽拉活塞,易造成红细胞破坏而溶血,如选择股静脉穿刺,因小儿易哭闹挣扎,选择部位及进针角度掌握不好,不易成功或误入股动脉,行股静脉穿刺时,需边进针边回抽,如进针速度太快,易刺穿血管,如进针速度过慢,易使部分针尖斜面在血管内,回抽过程中虽有回血,但血量太少,达不到标本要求,需来回变换进针方向与角度,给患儿 增加了痛苦,同时因反复抽拉活塞,易造成红细胞破坏、溶血而使血标本不合格,改良后,用真空管接5、512 号头皮针行小儿静脉采血,经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效果显著。因头皮针头为5、512 号,较细小,适于小儿静脉血管腔特点,避免了粗大针头对小儿静脉的破坏,同时避免了血管破坏血液流入皮下而造成瘀血;再者,头皮针头与注射器之间有约20cm头皮针塑料管,抽吸时,缓冲了真空管的强大负压,使血液经头皮针塑料管缓慢注入真空管,避免了负压过大,抽吸速度过快,血管瘪陷使血液无法抽出等弊端,抽血后如需输液,接输液器即可,采用此种方法为小儿采集静脉血标本,很大程度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患儿痛苦,节省了护士采血时间,同时为静脉输液做好了准备,避免了静脉血管多次穿刺而造成的损伤。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1]

    参考文献

    1 白咏梅.留置针滴血法在细小静脉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实用护士杂志,2003,19(9):44.

    作者单位:271613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白庄医院

    (编辑 小 川), http://www.100md.com(石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