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周刊
编号:13339997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9日 生命时报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主讲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 王南翔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轻则让人腰疼不已,重则对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病,且人数逐年上升。

    众所周知,脊柱承载着上半身的重量,是人体的中轴。但它并不是一根骨头,而是由多块骨头组成。每上下两块骨头间都有一个软骨垫,这个软骨垫就是椎间盘了。

    在椎间盘中,腰椎间盘最厚,形状与脊柱生理弯曲相适应,具有连接、稳定、增加活动范围以及缓冲震荡的作用。有了椎间盘,人体才能舒适自如地运动。

    但腰椎间盘的后方相对薄弱。在腰椎退变老化或经受不恰当的运动和外力后,就可能在这个脆弱的部分顶出一个“鼓包”。如果“鼓包”恰好压到走行的神经根,就会引起腰疼、腿疼、腿麻、无力等症状,于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了防止腰椎间盘突出,要牢记一份“害怕清单”。

    反复不良运动。有研究认为,2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逐渐减退,经过挤压、扭转、屈曲等,很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力最大的部分产生裂隙。

    在此基础上,反复的不良运动导致腰椎间盘受到反复伤害或磨损,日常生活中一个不恰当的弯腰动作,就可能引起腰部及下肢的放射痛,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不予重视,轻则加重疼痛,重则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职业因素。久坐、经常弯腰起立或负重的职业,比如司机、搬运工、举重运动员等。从业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腰椎间盘的保护,比如久坐之后出去散散步;搬运东西时,先下蹲,用腿部力量起身等。

    不良生活习惯。坐姿不正确、弯腰做家务、弯腰洗头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显著增加腰椎间盘的受力,且腰椎间盘后方持续受挤,长此以往,腰椎间盘突出就形成了,出现疼痛症状。

    突发外伤。搞体育、体力劳动时,突然用力不当、用力过度把“腰闪了”,实际上就是突发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众多,有几点需要强调。

    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疼原因很多,比如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突功能紊乱、腰椎结核、腰椎感染、肾结石等,建议患者去正规医院仔细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只差一个字,但两者有天壤之别。“腰椎间盘突出”仅仅指的是间盘突出的一个影像表现。到了一定年龄,腰椎间盘都会有点突出,只要在正常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心。“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轻度不需要手术,可通过理疗、牵引、静卧休养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大小、程度、症状、体征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并不是“千病一方”。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患者不要去睡硬板床,硬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腰椎也有正常生理曲度,患者需要的是软硬适度,能在各个角度维持腰椎生理曲度的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