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7.24
编号:73568
治疗糖网,贵在及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8.07.24
     视力模糊、眼前有黑影要尽快就医

    治疗糖网,贵在及时

    受访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陈 宜

    本报记者 水 欣

    糖尿病患者沈先生不久前看手机越来越模糊,去眼科一看,发现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宜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代谢异常,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受损、毛细血管肿胀变形;视网膜渗漏引发黄斑水肿,使视力受损;同时视网膜缺血会导致新生血管形成,甚至使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被增生的纤维牵拉,好比平整的照相机底片被揉皱,难以呈现图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轻到重可分为六期。一期:视网膜出现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二期:视网膜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小出血点;三期:视网膜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玻璃体出血;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临床上将前三期称为非增殖期,后三期称为增殖期。陈宜说,虽然非增殖期可能会因黄斑水肿导致视力略差,但如果患者没有发生黄斑水肿,视力变化不明显,甚至可以没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因此,糖尿病患者视力好不代表没病,但是视力下降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出现视物模糊或有黑影,一定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拖延治疗。陈宜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30多岁的患者,在发现视力下降后,马上来医院检查,由于发现得早,经治疗双眼都保住了视力。而同样有此病的另一位患者,一只眼失明半年了,才在家人催促下看病,结果已发展到六期,不仅手术无法逆转,还导致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失明的同时还要忍受剧烈疼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严重非增殖期或增殖早期,即出现新生血管但尚未出现纤维增生时,可以考虑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手术。若持续恶化,需进一步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以清除玻璃体出血,使视网膜复位。早期手术成功率大于90%,大部分患者能恢复视力,控制疾病发展。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陈宜说,在眼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有的患者接受了视网膜激光治疗,但血糖控制不好,病变仍继续进展,甚至发生视网膜脱离。此外,血脂、血压控制不好也会加重病情,患者应低脂饮食,遵医嘱用降血脂药,并控制血压。

    陈宜强调,一经确诊为糖尿病,就必须定期到眼科筛查。不过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筛查的间隔时间也不同。

    1型糖尿病应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均每年一次。怀孕的糖友应在妊娠前或妊娠初期3个月开始筛查,每3个月一次。若血糖控制不佳,要缩短检查间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