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72879
血糖不高,为啥还得并发症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0.01.26
    血糖不高,为啥还得并发症

    糖尿病诊治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得不理想,但没出现眼底病、肾病等并发症;有的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得不错,但依然出现并发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控制血糖没有意义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均已证实,控制高血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分三类: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和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若血糖不高,前两者都不会发生,而大血管并发症并非糖尿病患者特有,即使没有高血糖,这些并发症照样可以发生发展。所以,严格控制高血糖能够预防的只是大部分并发症。

    其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一定遗传背景有关。例如,在同样长的病程和同样高的血糖条件下,有的患者发生了眼底病、肾病,有的则没有。
, http://www.100md.com
    第三,现在通常检查的血糖,只是反映患者当时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高血糖的影响同样是长期的。假如初发病时高血糖没有控制好,若干年后才引起重视,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屡见不鲜。假如出现了严重的眼底病、肾病、心血管疾病,此时即使控制好血糖,并发症也难以逆转。当然,控制血糖仍然要比不控制的结果好得多。

    第四,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中,血糖波动也很重要。研究证实,血糖波动大,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尽管这个血糖波动幅度靠空腹血糖或从糖化血红蛋白均难以反映,但结合临床还是能看出端倪。如空腹血糖多次检查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始终很高,这就说明,患者餐后或其他时间段的血糖是高的,只有加强血糖监测才能观察到。

    第五,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高血糖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还有一些重要因素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我们的研究观察到,高血压在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收缩压、舒张压仅仅高出几个毫米汞柱,人群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就会有明显差异。因此,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应建立在控制多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 百拇医药
    第六,在降血糖的过程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除了可以致残甚至致死以外,还可以加重并发症的发展。例如,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诱发高血压而导致心衰,我本人就处理过这样的病例。

    所以,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就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况且,我们许多患者是自以为血糖“正常”,实际上,这个正常或是仅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础上,或是建立在偶尔测1—2次血糖的基础上。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

    因此,要想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中,必须贯彻安全、尽早、长期、有效降糖的原则,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加强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 (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 许樟荣)

    
, http://www.100md.com
    粗细粮搭配降血糖(糖友厨房)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吃粗粮可以降低血糖,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研究表明,进食粗粮或全谷类食物后,餐后血糖变化小于精制米面,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同时所含有的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改善糖耐量。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在重视粗粮有助于血糖控制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它的负面作用。

    据报道,过量食用粗粮,会抑制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粗粮除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两点是精制米面所欠缺的)。膳食纤维可以阻碍食物中糖类、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但同时也会阻碍食物中钙、铁等的吸收。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血中钙、铁等微量元素水平低于正常人群,提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微量元素缺乏,如果大量进食粗粮,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此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低下(如胃轻瘫),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加之中老年患者很多,年龄因素将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低下,因此,进食大量粗粮可能出现腹胀、泛酸、腹痛等症状。
, 百拇医药
    进食粗粮不能随意,有两大原则需要掌握。一是要有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日粗粮及全谷类制品摄入在50—100克为宜(占主食的1/4—1/5)。例如,每日进食主食总量为250克(半斤),则粗粮在50克(1两)左右即可。

    第二,吃粗粮要多样化、交替食用,这是因为每种粗粮营养价值侧重点不同。如玉米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B6、烟酸等,但所含烟酸为结合型,如果食用前不进行碱处理,就不能被人体利用,等同于烟酸缺失;小米含有大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具有调养作用,但其氨基酸组成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过高,也不能长期食用。▲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 华鑫)

    

    吃得咸,血糖也高
, http://www.100md.com
    众所周知,吃太多盐会让血压升高。最新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也会升高血糖。

    国外有研究者让两组受试者吃同样多的糖,一组在其中加入5克食盐,另一组不加。结果发现,加盐组受试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营养科教授唐大寒给2型糖尿病患者做了同样的试验。两组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2岁,分别空腹进食无盐馒头与有盐馒头100克(含盐4克),后来发现,吃咸馒头组的患者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盐组。这充分提示,糖尿病患者选择口味偏淡的食物(低盐饮食),不仅可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胰岛负担,有利于改善糖代谢和稳定病情。

    据分析,食盐会刺激淀粉酶活性,从而加速人体对淀粉的消化,或加速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后者则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

    (廖羽)

    
, http://www.100md.com
    胰岛素漏打咋办(好大夫信箱)

    问:最近一段时间,我餐前不方便打针,就在餐后补打。我觉得餐后也是降血糖,只是比餐前晚打了半小时而已。还有,如果不打针,吃口服药可以补救吗?

    北京读者 刘先生

    答:一般来说,胰岛素不要随便停打或者改变注射时间,否则会造成血糖的继续波动或增高。不过,如果实在餐前忘了打,或者来不及打,及时补打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补打的话,只有诺和锐之类的胰岛素类似物才可以。另外,补打的时间与吃第一口饭间隔的时间不要太久,否则会造成下一餐之前的低血糖。总之,打胰岛素最好严格按照正常的时间表,在餐前半小时打。如果血糖不是很高,餐后补服口服药,如阿卡波糖等也是可以的。▲

    热线电话:010-65363783

, 百拇医药     

    糖尿病“患者心声”发布

    1月16日,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主办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动在上海举行。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媒体研讨会”上,一项名为“患者的心声”的调研结果公布,此调研在中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和韩国5个国家开展,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疾病认知和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患者对胰岛素仍存在恐惧和疑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护理及教育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控制和治疗,通过糖尿病疾病管理教育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然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管理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致使我国每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郭教授呼吁社会各界加强患者教育,提高疾病认知,从而控制疾病进展,让患者自信生活。▲
, http://www.100md.com
    (张彤)

    

    血糖高为啥饿(好大夫信箱)

    问:听说低血糖会让人觉得饿,可为啥糖尿病人血糖高,还老觉得饿呢?

    宁夏读者 李女士

    答:低血糖确实会让人觉得饥饿。因为低血糖的时候,细胞会缺少葡萄糖,这个缺糖的刺激不断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不时发出对糖需求指令,产生“饥饿”的信号。可是,糖尿病人因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无法使葡萄糖充分进入细胞。虽然体内不缺葡萄糖了,但是细胞内会依然缺乏,影响人的食欲中枢,造成“细胞饥饿”的假象。所以,糖尿病人虽然血糖很高,还老是会觉得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