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4 > 正文
编号:11637923
肿瘤的细胞生物学(2007).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22页
第61页

    参见附件(3751kb)。

    肿瘤的细胞生物学 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男性 女性

    全球肿瘤病人死亡率 全球肿瘤病人死亡率肿瘤(tumor):是机体遗传和环境致癌因素以协同或序贯

    的方式,引起遗传物质DNA损伤、突变,同时伴随有多

    个癌基因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使正常细胞不断增生、转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

    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多基因改变累计

    的过程,具有多基因控制和多因素调节的复杂性。

    分为: 分为: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癌( 癌(carcinoma carcinoma): ):上皮来源 上皮来源

    肉瘤( 肉瘤(sarcoma sarcoma): ):中胚层来源(间叶组织) 中胚层来源(间叶组织)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 leukemia): ):血液系统病变 血液系统病变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1 异常增生 反应性增生

    2 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 为原组织形态结构代谢

    改变,或纤维肉芽组织

    3 良性或恶性 生理性、修复性、炎症

    性

    4 机体不需要、有害 适应需要、有利

    5 去除原因后继续增生 去除原因后不再增生

    6 细胞基因突变、增殖

    分化障碍

    细胞增殖的正常调节非肿瘤性增生

    肿瘤性增生

    (异型性)组织学特点 组织学特点 良 良 性 性 恶 恶 性 性

    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良好,无明显异

    型性

    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排列与极性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

    良好

    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细胞数量 稀散,较少 丰富而致密

    核膜 通常较薄 通常增厚

    染色质 细腻,较少 通常深染,增多

    核仁 不增多,不变大 粗大,数量增多

    核分裂相 不易见到 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

    核分裂

    功能代谢 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 除生长在要害部位

    外,一般影响不大

    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

    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良性增生 恶性增生

    良性与恶性增生对照示意图正常粘膜上皮 粘膜良性增生

    高分化恶性增生 低分化恶性增生肿瘤的特点 肿瘤的特点

    1. 1.具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恶性转化 具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恶性转化

    和克隆性增生所形成,在致癌因素消失之后,已形 和克隆性增生所形成,在致癌因素消失之后,已形

    成的肿瘤仍继续生长不自行消失 成的肿瘤仍继续生长不自行消失; ;

    2. 2.不受机体对细胞增生和分化的调节机制所制约而呈 不受机体对细胞增生和分化的调节机制所制约而呈

    相对自主性和持续性生长 相对自主性和持续性生长; ;

    3. 3.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分化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异型 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分化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异型

    性,不组成正常的组织结构 性,不组成正常的组织结构; ;

    4. 4.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机体的生长、代谢不相 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机体的生长、代谢不相

    协调 协调; ;

    5. 5.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对原有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 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对原有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 ;

    6. 6.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是肿瘤致死原因 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是肿瘤致死原因. .人类对肿瘤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类对肿瘤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

    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直到19世

    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20

    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

    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位原因,但

    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第一节 第一节 肿瘤的起源与演进 肿瘤的起源与演进

    一、肿瘤的起源

    肿瘤组织起源于转化细胞的增生。 转化细胞起源于?解释

    (1)组织内的细胞重新失去分化变为幼稚细胞并具有

    分裂能力;

    (2)转化细胞来自组织内已存在的干细胞。★

    解释:二次突变假说(Moolgavkar和Kundson于1981年提出)

    认为干细胞受致癌因素诱发发生第一次突变后,又启动了第

    二次突变,则发生转化。大大加强了自我更新潜力而增生。Normal and deranged control of cell production from stem cells. 二、关于肿瘤本质的认识

    a. 肿瘤是细胞病;

    b. 肿瘤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所致的细胞克

    隆性、进化性疾病;

    c. 肿瘤是细胞周期疾病。

    (一)体细胞突变学说

    认为致癌因子通过整合、插入、直接结合等方式,改变宿主细胞的大分子结构,使宿主DNA发生突变。(二)基因外癌变学说

    认为肿瘤发生可能源于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多个环节的调控失常,但细胞基因的完整性、全能

    性并未受到破坏。

    现代肿瘤发生理论认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二

    者互相联系。三、关于肿瘤组织发生的学说 三、关于肿瘤组织发生的学说

    (一)单克隆起源学说(monoclonal theory)

    认为:一个肿瘤的细胞群体是由单个

    转化细胞不断增生而成,有着共

    同的理化性质和遗传特征。

    (二)多克隆起源学说(polyclonal theory)

    认为:不同肿瘤克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生、发展

    的先决条件。多个肿瘤克隆在逐渐发展中最终产生

    一个优势克隆,不断增生而成一个肿瘤。

    (三)单克隆起源学说与单克隆起源学说的联系:

    二者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是协调共存并相互转化的。四、肿瘤组织发生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肿瘤组织发生的主要研究方法

    1. 1. 光镜观察 光镜观察

    2. 2. 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3. 3. 超微结构观察 超微结构观察

    4. 4.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 PCR、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DNA DNA测序、杂合 测序、杂合

    性缺失、染色体组型检测等 性缺失、染色体组型检测等五、肿瘤的演进 五、肿瘤的演进

    指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力的现象。

    肿瘤演进的每一步皆由基因改变所致,使肿瘤获

    得了多种相关特性.

    肿瘤演进过程中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

    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形成在侵 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形成在侵

    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 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

    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一)细胞增殖调节失控

    1. 控制细胞增殖关键位点的基因出现异常:

    “油门加大”、“启动容易”、“刹车失灵”

    2. 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异常:

    3. 癌基因的过表达:

    (二)肿瘤细胞粘附力减弱

    粘附作用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缺失、重排等,如E-cadherin(ECD)和CD44基因的改变(三)肿瘤基质酶解加强

    1.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

    及其激活因子tPA的表达增强,还有某些蛋白酶类的作用增强;

    2. 肿瘤组织中MMPs的抑制剂(TIMP)的表达下降或消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51KB,78页)